- 來源: 新余日報
- 作者:記者吳曉敏 通訊員歐陽根生
- 發布時間:
2022-09-10 08:16 - 訪問量:
初秋時節,當你置身分宜大地,滿眼都是郁郁蔥蔥,好一派綠色生態驕美景象:分宜縣國土面積僅有208.35萬畝,但林地面積卻達到了138.66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65.76%,活立木蓄積量644萬立方米;這里森林食品、高產油茶、中藥材產業、森林康養蓬勃發展,林下經濟產值達到3.2億元,成為農民致富、鄉村振興新引擎;這里森林資源發展與保護措施得力,森林資源安然無恙……分宜縣擁有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縣、國家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試點縣、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全省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和全省縣級松材線蟲病防控目標考核優勝單位、全省森林防滅火先進單位、全省天然林保護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桂冠。這是該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全面推進“林長制”的結果。
壓實責任“山大王”套上“緊箍兒”
全省推行“林長制”工作以來,分宜縣高度重視,及時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相關制度,給各級林長套上“緊箍兒”,壓實責任,有力推動“林長制”向“林長治”轉變。
該縣大力構建“一長兩員”森林資源源頭管理體系。按照“黨政同責,分級負責”的原則,建立縣、鄉、村三級林長隊伍。同時,由政府購買服務,配備一支150人的護林員隊伍,讓山山有“大王”,塊塊有“衛士”。實行行政區域同網格管理和山林權屬管理相結合,劃分林長和護林員責任區域,明確各級林長和護林員對責任區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的責任區域、責任面積。該縣還對流轉山、插花山的責任進行落實,規定流轉山場以林地經營者管理為主,屬地管理為輔;插花山以屬地管理為主,林權所有者管理為輔。同時,按照網格化、信息化、規范化運行要求,將全縣138.66萬畝林地面積劃為150個網格,實行“林長+護林員+監管員”的“一長兩員”管理,真正做到責任劃分不留空白,責任落實無縫對接。
為規范工作流程,強化工作責任,該縣建立健全了“林長制”縣級會議、“林長制”信息通報和“林長制”督辦等多項制度。各級林長對自己負責的區域經常性進行巡查督查。強化工作考核,出臺“林長制”考核辦法,并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考評結果納入各地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流域生態補償考核考評范疇,嚴格獎懲。今年以來,簽發總林長令2次,各級林長不定期巡林達1350余人次,協調解決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問題33個,切實做到“山有人管、樹有人護、責有人擔”。
目標引領“三綠工程”扮靚美麗青山
該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充分發揮“林長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特有作用,扎實推進林業增綠、管綠、護綠工程,不斷提高森林資源增量、推進森林資源災害減量、提升森林資源質量,讓山頭地塊成為健康美麗的森林寶藏。
實施“增綠”工程,提高森林資源增量。給林長下達三年森林覆蓋率、活立木儲積、林地保有量、森林保有量、市級以上公益林面積工作目標任務,納入考核問責,強化造林綠化責任,推動做到見荒插綠、見地增綠、應綠盡綠。實施“管綠”工程,保障森林資源質量。落實管綠責任,出臺一系列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及完善“林長制”的工作制度,織密管理網。實施“護綠”工程,扼制森林資源減量。通過強化責任、劃出紅線、源頭管控、加大打擊等多項措施,為全縣森林資源保護戴上了“安全帽”。
提質增效綠色經濟為鄉村振興助跑
該縣在全面落實“林長制”的實踐中,把“用綠”“增收”作為各級林長的重要職責,各級林長積極搞調研、謀思路、想辦法,不斷探索推動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有效結合,做好“用綠”助發展增收文章,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喜結連理,“用綠”成效明顯,為實現鄉村振興加油助跑。
該縣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產業發展的主要舉措,結合本縣氣候、土壤、森林資源實際,重點抓好針對中藥材、森林食品、高產油茶出臺的高產油茶、中藥材種植財政補貼政策落實,全縣高產油茶發展到7萬余畝、森林藥材種植達5.2萬余畝。同時,通過森林品牌創建,推動縣域旅游,助推當地增收。目前,全縣已建成國家“森林鄉村”8個、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1個、省級森林公園1個、省級濕地公園1個、省級鄉村森林公園7個、省級“森林鄉村”8個,申報“江西省重要濕地”1處。通過“森林”品牌創建帶動了縣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和文化旅游品牌的創建,也為當地增收儲備潛能。
該縣還十分重視科技在林業產業和林業經濟發展、推動鄉村振興中的作用,積極探索出博士團培養土專家、土專家帶動農戶的“博士團+土專家”鄉村振興新模式。駐扎該縣的亞林中心隸屬于中國林科院,有一批在育苗、管理和苗木銷售,中藥材種植、甜茶種植上具有得天獨厚的技術、經驗和渠道優勢的專家團隊。通過積極引導亞林中心將資源、技術優勢與本縣傳統油茶種植、中藥材種植、甜茶種植、苧麻種植相結合,組建高產油茶、中藥材、木姜葉柯、苧麻產業等4個博士工作室,博士團成員26人,成功結對培育10名土專家,幫助他們在技術、管理、銷售水平上進行提升。2021年,僅高產油茶一項種植苗木面積達850畝,銷售苗木4020萬株,銷售額達27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