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要聞動態 > 新余要聞
分享到:
羅坊:賡續紅色血脈喜看今朝景象
  • 來源: 新余日報
  • 作者:記者 王瑤
  • 發布時間: 2022-09-11 08:20
  • 訪問量:

提起羅坊,首先跳入腦海的一定是“羅坊會議”“興國調查”這些詞條。當年,毛澤東和先輩們在這片熱土上寫下了黨的歷史上極其光輝的一頁;如今,一代代羅坊人堅守傳承、不斷進取,刻畫出美麗羅坊新畫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羅坊鎮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群眾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優化產業格局促進增收致富

八月的大地驕陽似火,但在胡家村委孔家村鱖魚工廠化養殖基地里,22萬尾鱖魚在養殖人員的精心看護下正在水中愜意暢游。

據科祥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孔小冬介紹,這個養殖基地于兩個月前投入使用,10月份可以上市第一批鱖魚,緊接著投放第二批魚苗,一年上市兩批,按當前市場價估算,年總產值可超過1800萬元,利潤可達800萬元,不僅解決了部分當地村民的就業,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實現多方共贏。

章塘村委章塘村的傅錦華是土生土長的羅坊人,如今他就在離家十分鐘路程的鱖魚養殖基地做工,“十多年前,越來越多的人離開家鄉出去謀生,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回鄉創業就業。我現在就在家門口做事,既能保障收入又能照顧家庭,日子越來越好?!?/p>

除了發展工廠化養殖業,近年來,羅坊鎮還大力發展新余蜜桔、高產油茶、果凍橙等特色農業,引進湘渝食品等一批食品、電子、服裝等加工產業,其中今年投入生產的檳榔加工廠已招收員工150余名,計劃招收600余名。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循環生態農業、勞動密集型產業,越來越多的羅坊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因地制宜發展竹山工廠化養魚、綿山黑山羊、長隴吊瓜等一批“一村一品”產業。產業的快速發展,讓羅坊鎮6000余名脫貧人口通過在吊瓜基地、蒿菜基地、蘑菇種植基地、旅游基地實現就業,每年都有固定收入,脫貧群眾的幸福生活有了保障。

依托紅色資源豐富旅游內涵

近日,記者來到羅坊會議紀念館游客中心,看到幾個暑期回家的大學生一同前來游玩參觀?!拔覀冞€是讀中學的時候來參觀過羅坊會議紀念館,時隔多年再次前來,館內、館外都煥然一新,在接受紅色教育的同時還能休閑觀光,體驗感非常不錯?!痹趨⒂^了紀念館之后,大學生們這樣對記者說。

近年來,羅坊鎮依托紅色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和優美的生態資源,全力推進國家4A級旅游景區建設,對羅坊會議紀念館進行全面提升。投資2000余萬元對紀念館周邊道路、村莊、管網進行改造,投資300余萬元興建羅坊會議紀念館廣場,投資1000余萬元對羅坊會議舊址、興國調查舊址等進行恢復性修建,還建設了停車場、客服中心、旅游廁所、游步道、雕塑園、智慧旅游系統等,聘請旅游公司進行運營,完善各種旅游管理制度。

以羅坊會議紀念館為中心,羅坊鎮不斷完善景區周邊旅游休閑環境。在白蓮之村湖頭村打造荷花文化,栽種白蓮500余畝,配套推進觀光棧道、旅游廁所、農家樂、停車場等建設,連續多年舉辦荷花藝術節。在湖頭村成功申報江西省3A級鄉村旅游點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彭家、院前、東邊3個村申報、創建江西省3A級鄉村旅游點工作,形成羅坊會議紅色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整體配套環境,豐富休閑旅游內涵。

目前,羅坊會議紅色景區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品牌效益逐漸彰顯,旅游人氣極大提升。2021年來,前來羅坊參觀游玩的游客達60萬人次以上。

完善設施建設樂享幸福生活

十年前的羅坊,每日夜幕降臨,大家就早早地守在家里,看電視、打麻將是大多數人的“夜生活”。而如今,每日晚飯過后,鎮里的抱石生態廣場上聚集著許多前來跳舞、散步、聊天、休閑的居民們。如此和諧幸福的畫面,得益于羅坊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著力改善民生。

近年來,羅坊鎮大力推進“保家行動”“拆三房建三園”“農村廁所革命”等,建設花園、果園和菜園40多萬平方米,讓羅坊鎮美麗鄉村顏值不斷刷新。率先在全市鄉鎮興建標準游泳館、智慧農貿市場、多功能體育運動場、生態停車場,率先實現沼氣集中供氣……集鎮各類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讓羅坊群眾過上與城區居民一樣的生活。該鎮還高度重視對“一老一少”的關愛,實現頤養之家全覆蓋,投資160余萬元在全鎮大力實施“小荷工程”,全面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自豪感和滿意度。

鎮黨委書記黃亮在向記者介紹羅坊鎮這十年來的發展成果時驕傲自豪,憧憬未來的發展更是信心滿懷:“我們將埋頭苦干、勇毅前行,打造美麗經濟的特色、堅持美麗生態的底色、譜寫美麗宜居的亮色、塑造智慧政府的角色,奮力描繪更新更美的羅坊畫卷?!?/p>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a级无码午夜福利视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