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新余日報
- 作者:記者謝丹 通訊員劉藝敏
- 發布時間:
2022-09-09 08:17 - 訪問量:
走進通洲辦石洲管理處的緯四路,高樓林立,幼兒園、農貿市場、店鋪、活動中心一應俱全,寬敞平整的瀝青路掩映在其中,這里早已看不見老舊瓦房的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環境優美的樓房,一幅美麗宜居的鄉村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從“憂居”到“優居”,通洲人華麗轉身,實現了幸福蝶變?!拔覀円郧吧辖?要繞過好幾個村莊,路坑坑洼洼,現如今家門口拐個彎,通過一座跨河大橋就到城里了!”石洲管理處上屋村村民劉磊高興地述說村莊的變化。從農村人搖身一變城里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形不復存在,通洲辦的變化由點到面全面呈現。
“黨建+項目”建設幸福通洲
為配合新余市袁河生態新城建設,順利打通抱石大道東延段,2011年6月,市政府對石洲管理處上屋、中屋村268戶進行了拆遷;2015年10月,市政府啟動中洲安置小區項目以安置拆遷戶,項目2017年正式動工,2022年4月全面竣工,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劃分房事宜。
項目建設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是惠民生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通洲辦不斷推動棚戶區改造這一民生工程,狠抓干部作風建設,全力推進“拆、建、分、收”四項中心工作,各項中心工作尤其是項目建設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創造了拆遷和項目建設的“通洲速度”。
今年以來,通洲辦在渝水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狠抓項目建設,依托“黨建+項目”模式,將支部建在項目上、把黨旗插在工地上,推動黨建工作和項目建設同頻共振,創新“黨建+N”的工作模式,架溝通橋梁,及時掌握工程推進中的堵點、難點,確保工程有序推進。在黨建這根“指引棒”引領下,以“不爭第一就是落后”的魄力,大力推進嚴家渡、橋下、吳家,龍巢等棚改重點項目加快投資建設,為幸福江西建設貢獻通洲力量。
“黨建+集體經濟”繪出富裕通洲
群眾要幸福,關鍵要端穩就業“飯碗”,鼓起致富“腰包”。
通洲辦橋下管理處利用閑散的場地和店面吸納物流行業和鋼材行業進駐,讓閑置的資源“活起來”。橋下物流園內,工作人員繁忙而有序地往貨車上裝載貨物、蓋篷布、扎繩索……滿載大件貨物的一輛輛貨車,從物流園魚貫駛出,去往新余周邊城市。再往里走,鋼材市場工人在電光石火之間,把鋼材變化成各種形狀。機器轟鳴,鐵花飛迸,酷熱難耐,工人的衣服都是汗淋淋的,但是臉上都是笑呵呵的。
“工作都不容易,但是我真的很感謝這份工作,讓我和我的家人衣食無憂?!睒蛳挛锪鲌@區何榮斌激動地說道。據悉,橋下管理處每年村集體年收益可達130萬元,帶動了2000多人就業。
辦事處引導各管理處盤活閑置資源,引進產業,不斷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這塊大蛋糕。嚴家渡管理處利用土地資源引進蘑菇大棚和草莓采摘;西合管理處利用閑置場地資源引進數據線電子加工;這些產業的發展帶動了30多戶脫貧戶實現家門口就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全面小康成色,讓百姓“腰包”鼓起來,讓百姓臉上笑開懷!
通洲辦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每個管理處(社區)年均收益可達15萬元。為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招大做強,通洲辦事處發揮好“渝快辦”的作用,黨員干部主動上門,主動下沉企業,走進工地、車間,關切詢問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常態化踐行“店小二”精神,幫助重點企業解決困難問題,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米”。
該辦事處圍繞“六個江西”的奮斗目標,以“繁榮通洲、致富群眾、發展轄區”為根本,完善招商引資方案,利用“四盯”工作法做好社會經濟發展“大文章”。2022年上半年,商貿類企業預計完成稅收1700萬元,總稅收將達到6200萬元,新注冊公司60余家。
“黨建+信訪”打造和諧通洲
“信訪工作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是對領導干部黨性原則、為民情懷、能力作風的綜合考驗,黨員干部要踐行為民服務理念,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辦好實事、解決難題?!泵恐芾龝?通洲辦主要領導都會對信訪工作作出要求。
今年以來,通洲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舉措,妥善疏導化解各類矛盾問題,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信訪工作。該辦事處牢固樹立“四度三感謝”工作理念,堅持發展“楓橋經驗”,創新“黨建+信訪”新模式,不斷探索矛盾糾紛化解新路子,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辦、矛盾不上交”的目標。
抓源頭,控增量。該辦建立健全以綜治辦為載體、以綜治干部為骨干、以各村網格員為支撐的三級信息網絡,加強信訪信息收集、分析與反饋,及時化解信訪苗頭和隱患。綜治辦、派出所、司法所一起碰頭研究重點案子落實措施;明確村支書是本村綜治信訪維穩第一責任人,要求對轄區內不穩定因素進行全面排查,切實落實好化解矛盾糾紛的工作。
變群眾上訪為黨員干部“下訪”。領導班子成員圍繞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所聯系的村開展集中排查活動,及時搜集可能引發矛盾和糾紛事件的苗頭性、傾向性線索,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疏導、早化解,牢牢把握排查調處矛盾糾紛的主動權。該辦事處積極鼓勵老黨員、退休干部、志愿者走出家門,與綜治維穩員、人民調解員及威望高的群眾代表參與農村矛盾糾紛調解工作。
發揮黨組織示范作用。在全辦管理處進一步打造農村領域“同心圓”黨建品牌;進一步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發揮通濟社區“圓桌會議”黨建品牌,優化網格化設置,抓牢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提升社會治理效能;聚焦“兩新”黨組織,探索打造物流黨組織“小個?!苯ㄔO,形成特色;通過“三抓兩提升”經驗做法統籌全辦各基層領域,擦亮黨員志愿者“幫幫團”服務品牌。
建立工作責任制,讓群眾逐步轉變“信訪不信法、解決問題靠上訪”的錯誤觀念,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法治觀念以及自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意識。
“黨建+生態”扮靚美麗通洲
茵茵袁河河畔,垂柳依依,清風拂面;青青袁河水中,碧波粼粼,魚兒蕩躍。清晨的觀下老屋村,涼風習習。
家住觀下新村的顧鳳英,是一名老黨員,老兩口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輩子,辛勤勞作,把家打理得干干凈凈、井井有條。不僅如此,她還加入創文創衛的隊伍里,義務打掃馬路,“住到這么好的地方,要好好保護它才行?!边@是顧鳳英的初衷。
為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袁河水質,辦事處于2021年5月啟動袁河北岸西側綠化社會公益項目,發揮袁河北岸西側自然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從“蒼蠅到處飛”到如今的“風景美如畫”,昔日“荒田”變身通洲辦“最美大草原”,晴好的時候,很多人閑坐在草地上,繪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面。
除了這片天地發生的改變,還有一個地方也變得格外熱鬧,那就是通洲辦的三角公園。攔網、吊球、扣殺……白色的羽毛球在空中來回飛舞,現場不時傳來居民的喝彩聲和歡笑聲?!皬那暗倪@里雜草叢生,建筑垃圾堆積,許多大型貨車來來往往,嚴重影響周邊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蓖鐓^黨支部書記張婭向記者介紹道。后來,為了積極響應市委、區委“全民健身”的號召,通洲辦利用起這塊“荒地”,積極爭取運動項目,打造出“15分鐘健身圈”?!白詮娜枪珗@建立起來,我們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飯后都有就近散步的地方?!闭龓е畠涸诠珗@散步的張鈺不禁感嘆。
通洲辦以“不爭第一就是落后”的理念,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為譜寫“上善渝水、抱石故園”精彩新篇章貢獻通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