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決策公開 > 重大決策預公開 > 意見征集

新余市教育局關于《新余市潤心行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的函

訪問量:
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相關部門、市直各相關單位:

為促進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經市委、市政府同意,決定在全市實施以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潤心行動”。市教育局起草了《新余市潤心行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請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政府各相關部門、相關單位結合工作實際,提出書面意見和建議,同時報送1名領導小組成員和1名聯絡員。反饋意見和領導小組成員信息(見附件)請于2021年5月24日以前反饋至市教育局。

聯系人:盛青

聯系方式:18979031109

反饋郵箱:辦公平臺—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盛青

新余市教育局

2021年4月20日

新余市“潤心行動”實施方案

(征求意見稿)

為促進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經市委、市政府同意,決定在全市實施以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潤心行動”?,F結合我市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推進兒童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身心素質協調發展,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促進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二、行動目標

建立健全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學校組織、家長參與、社會支持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機制。建成覆蓋城區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信息服務平臺,形成數據信息預警—學校家庭預處—專業機構介入—社會全面支持的學生危機預防和干預機制。到2022年底,100%的中職院校和中小學建立心理咨詢室,90%以上的教師和70%以上的家長知曉心理健康知識;全市建成20個社區潤心驛站,培訓新生家長1.2萬人次,開展心理咨詢師、心理醫生簽約服務試點16個。

三、工作內容

(一)建設潤心校園,提升學校心理服務能力。推進校園心理服務設施標準化建設,城區學校配置心理咨詢室、心理測量室、團體輔導室、沙盤游戲室、放松宣泄室、危機干預室等功能教室,邊遠鄉鎮學校至少配置心理咨詢室或接入遠程心理咨詢設備。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學生規模800人以上的中小學和中職院校配備至少1名專職心理教師和若干名兼職心理教師,800人以下的中小學至少配備2名兼職心理教師。鼓勵并支持學校德育工作者、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報考心理咨詢師,考取資格證書并服從學校安排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由學校負擔50%報考培訓費用。各級教育部門將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納入教師培訓內容,以三年為周期開展各級各類學校班主任輪崗培訓。定期舉行校園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研學和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市級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評選活動,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爭創省級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市教育局,各縣〔區〕政府、管委會)

(二)開設潤心學堂,開展心理知識宣教活動。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開展心理健康宣教“五進”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進課堂活動,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每班每月至少開設1節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展心理醫生進校園活動,積極開展兒童青少年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提高教師預防、識別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的能力。開展心理關愛進家庭活動,中小學、幼兒園結合家長會和家訪等活動,每學期對學生家長至少開展1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培訓,組織1次親子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進社區活動,社區家長學校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每年至少開展1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題講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進鄉(鎮)活動,提高農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市教育局和市關工委組建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講師團,以專題講座、好家風故事宣講、座談沙龍等形式為學校師生、家長及社區居民提供服務。(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市婦聯,市關工委,各縣〔區〕政府、管委會)

(三)搭建潤心平臺,建立監測評估干預機制。建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數據采集平臺,利用信息數據技術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監測和危機預警預防工作,注重保護兒童青少年隱私。為貧困、留守、殘疾、遭遇暴力等困境兒童青少年建立信息化、動態化幫扶檔案,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評估,追蹤心理健康狀況變化趨勢,有效開展心理撫慰、疏導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通過網絡、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建立兒童青少年心理援助公益平臺,開展在線咨詢、預約咨詢等服務。(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市民政局,市殘聯,市公安局,各縣〔區〕政府、管委會)

(四)共建潤心驛站,打造家校社協同育人品牌。整合社區家長學校、社區學院、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社區兒童之家等項目功能,綜合開展潤心驛站常態化活動,打造我市育人品牌。民政部門進站開展兒童青少年心理關愛工作;教育部門進站開展家長教育,為家長上好“子女入學第一課”,鼓勵新生家長在社區家長學校免費接受培訓,形成“學生入學、家長入?!碧厣?。成教中心進站開展“五老”結對幫扶工作。團委進站開展心理健康促進活動;婦聯進站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衛生健康部門進站開展嬰幼兒照護指導培訓。2022年在全市建成20個潤心驛站,其中渝水區12個,分宜縣5個,高新區2個,仙女湖區1個。(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市成教中心,市婦聯,團市委,各縣〔區〕政府、管委會)

(五)培育潤心使者,擴充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團隊。成立社會心理服務中心,整合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師、心理教師、心理社工、心理義工等專業隊伍,培育一批“潤心使者”并頒發聘書。采取政府購買、簽約服務等方式,引入社會心理組織機構,服務校園、家庭、鄉(鎮)及重點學生人群。選取10所市直中小學、5個社區和1個鄉(鎮)開展心理咨詢師、心理醫生簽約服務試點。簽約心理醫生入校開展心理咨詢、危機干預、協助診斷等工作,探索學生心理健康“醫教結合”干預模式,建立學生心理疾病綠色轉診通道。簽約心理咨詢師入校提供心理團體輔導、師生心理知識培訓、心理咨詢服務等,為邊遠鄉(鎮)學校提供遠程心理咨詢服務,進駐社區潤心驛站為居民開展心理咨詢。(市衛健委,市教育局,各縣〔區〕政府、管委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新余市“潤心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教育、宣傳、政法、機構編制、公安、民政、財政、人社、衛生健康、成人教育、團委、婦聯、殘聯等部門和縣(區)政府、管委會負責同志為成員,負責“潤心行動”統籌協調、宏觀指導和綜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教育局。各縣(區)政府、管委會成立相應工作領導機構。

(二)明確部門職責。教育部門負責“潤心行動”日常管理工作,牽頭負責潤心校園、潤心學堂、潤心平臺工作,負責社區家長學校,負責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講師團項目。宣傳部門協助做好“潤心行動”宣傳工作。民政部門牽頭負責潤心驛站工作,負責社區兒童之家項目,負責安排社工進社區、進鄉(鎮)活動,開展兒童心理關愛活動。衛生健康部門負責成立市社會心理服務中心并指導其搭建心理援助公益平臺,負責開展心理醫生進校園活動,負責心理醫生、心理咨詢師簽約工作。公安部門協助妥善處置學生危機事件。機構編制部門負責落實招聘心理教師所需編制。人社部門按照計劃做好心理教師招聘和職稱評聘工作。婦聯進社區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殘聯協助做好殘疾家庭摸排建檔和結對幫扶工作。團委負責開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活動,廣泛招募志愿者加入公益心理服務項目。

(三)落實工作經費。市、縣(區)財政分別安排“潤心行動”專項資金并納入年度預算(詳見附件3)。建立政府主導、多方籌措的經費投入機制,發動基金會、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通過捐贈贊助為“潤心行動”提供支持。

(四)保障教師待遇。保障學校專兼職心理教師福利待遇,教師在滿課時量外承擔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的應另計工作量。根據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相關要求,落實好專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務(職稱)評聘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要求。

(五)強化專業支撐。依托教育學會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為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發展、特色創建、科研推進等提供專業指導。依托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開展課題研究、教學評比、課例展示等活動。

(六)做好宣傳工作。深入宣傳“潤心行動”惠民政策,大力宣傳推介各地“潤心行動”的好做法、好典型,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共同監督、共同推進的良好氛圍。

附件:1.新余市“潤心行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新余市“潤心行動”工作任務清單

3.新余市“潤心行動”民生實事項目預算和年度預算

4.全市中小學心理教師配備情況一覽表

附件1

新余市“潤心行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長:陳文華市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許春忠市政府副秘書長

張曉明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成員:市委外宣辦主任

市委政法委

市委編辦副主任

市教育局副局長

市公安局副局長

市民政局副局長

市財政局副局長

市人社局副局長

市衛健委副主任

市成教中心副主任

團市委副書記

市婦聯副主任

市殘聯副理事長

市關工委副主任

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

分宜縣政府副縣長

渝水區政府副區長

仙女湖區管委會副主任

附件2

新余市“潤心行動”工作任務清單

項目

工作內容

牽頭單位

協助單位

進度要求

備注

潤心

校園

實施校園心理服務設施標準化建設

市教育局

各縣〔區〕政府、管委會

20229月完成

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落實學校心理服務設施建設資金,實現縣域內學校心理服務設施標準化建設。

學生規模800人以上的中小學和中職院校至少配備1名專職心理教師

市教育局、各縣(區〕政府、管委會

市委編辦

市人社局

20229月完成

在學校編制總量內統籌解決心理教師缺口。

潤心

學堂

心理知識進課堂活動

市教育局

常規工作

心理醫生進校園活動

市衛健委

市教育局

常規工作

市教育局負責聯系學校。

心理關愛進家庭活動

市教育局

市婦聯

常規工作

心理講座進社區活動,組織講師團成員進社區開展心理講座。

市教育局

市民政局、市衛健委、團市委

市婦聯

常規工作

相關部門結合部門職能進社區開展公益講座和公益心理健康促進活動。

心理知識進鄉(鎮)活動

各縣〔區〕政府、管委會

常規工作

組建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講師團

市教育局

市關工委

常規工作

潤心

平臺

建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數據采集平臺,為貧困、留守、殘疾等困境兒童青少年建立幫扶檔案

市教育局

市民政局

常規工作

民政共享留守兒童、離異家庭等信息,協助開展摸排工作。

市殘聯

常規工作

殘聯共享殘疾家庭和殘疾兒童青少年信息,協助開展摸排工作。

市公安局

常規工作

公安負責處理校園暴力、校園危機事件。

建立兒童青少年心理援助公益平臺

市衛健委、

市社會心理服務中心

市教育局

常規工作

市教育局開發兒童青少年心理援助手機端服務平臺,整合咨詢預約、心理知識宣傳等功能;市衛健委、市社會心理服務中心組建心理咨詢師團隊開展心理援助服務。

潤心

驛站

全市建成20個潤心驛站,其中渝水區12個,分宜縣5個,高新區2個,仙女湖區1個。

市民政局

各縣〔區〕政府、管委會

20219月完成

市教育局提出潤心驛站建設標準;潤心驛站硬件建設和運維經費市、縣(區)財政各承擔一半。

進站開展家長教育

市教育局

常規活動

進站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市婦聯

常規活動

進站開展心理健康促進活動

團市委

常規活動

進站開展嬰幼兒照護指導培訓

市衛健委

常規活動

進站開展五老結對幫扶工作

市成教中心

常規活動

潤心

使者

成立市社會心理服務中心

市衛健委

市民政局

20219月完成

市民政局協助機構的審批和管理。

心理咨詢師簽約服務試點

市衛健委

市教育局

市民政局

渝水區政府

20219月完成

市教育局選取10所市直中小學,市民政局選取5個社區,渝水區政府選取1個鄉(鎮)開展試點。

保障

機制

經費保障

市財政局

各縣〔區〕政府、管委會

常規工作

市、縣(區)財政分別安排潤心行動專項資金并納入年度預算。

宣傳引導

市教育局

市委宣傳部

附件3

新余市“潤心行動”民生實事項目預算和年度預算

一、項目預算

子項目

擔任主體及金額

分擔比例及依據

市本級

縣(區)

學校心理服務設施標準化建設

360

縣(區)核算

縣(區)轄區內學生800人以上規模學校數乘以20/所,800人以下鄉鎮中心校數乘以10/所,邊遠鄉鎮和村小配備遠程心理咨詢設備,遠程心理咨詢設備5/所。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

66

縣(區)核算

根據轄區內教師數量核算。

家長學校、家長入校教育

40

縣(區)核算

學生心理健康信息服務平臺建設

60

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講師團

50

潤心驛站基礎建設經費 (含鄉鎮留守兒童志愿者服務站)

100

高新區210萬,分宜縣525萬,渝水區1260萬,仙女湖區15

個站點10萬元,共計200萬,市、縣(區)財政各承擔一半。

潤心驛站運維費

30

高新區23萬,分宜縣57.5萬,渝水區1218萬,仙女湖區11.5

3//,20個站點總計60萬元,市、縣(區)財政各承擔一半。

心理咨詢師簽約服務費

64

每個心理咨詢師年費2萬,簽約32名(簽約服務試點16個,每個點簽約2名)

課題研究經費和活動經費

60

830

二、2022年年度預算

子項目

擔任主體及金額

分擔比例及依據

市本級

縣(區)

學校心理服務設施運維費

90

縣(區)核算

5/所。

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培訓

80

縣(區)核算

根據轄區內教師數量核算。

家長學校、家長入校教育

80

(市直8所)

高新區220萬,分宜縣550萬,渝水區440萬,仙女湖區110

10//所。

潤心驛站運維費

30

高新區23萬,分宜縣57.5萬,渝水區1218萬,仙女湖區11.5

3//,20個站點總計60萬元,市、縣(區)財政各承擔一半。

學生心理健康信息服務平臺運維費

50

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講師團經費

50

政府購買服務。

心理咨詢師簽約服務費

64

每個心理咨詢師年費2萬,簽約32名(簽約服務試點16個,每個點簽約2名)。

潤心行動辦公室運行和活動經費

56

500


附件4

全市中小學心理教師配備情況一覽表

(不含100人以下學校和教學點)

序號

縣區

學校名稱

學生人數

是否配備專職心理教師(是/否)

1

市直

市一中(初中)

7772

2

市直

市二中(初中)

861

3

市直

市三中(初中)

3211

4

市直

市四中(初中)

6503

5

市直

市五中

2017

6

市直

市六中(初中)

2183

7

市直

市九中(初中)

1752

8

市直

新鋼中學(初中)

2897

9

市直

市暨陽學校

6398

10

市直

市逸夫小學

5241

11

市直

市長青小學

4939

12

市直

市新鋼一小

4273

13

市直

市西湖小學

3169

14

市直

市五一路小學

2597

15

市直

市明志小學

1784

16

市直

市鐵路小學

1608

17

市直

市職教中心

4400

18

市直

市特教學校

100

1

分宜縣

江西省分宜中學

5311

2

分宜縣

分宜縣第五中學

4949

3

分宜縣

分宜縣第三中心小學

4844

4

分宜縣

分宜縣第六中學

4708

5

分宜縣

分宜縣第二中心小學

4610

6

分宜縣

分宜縣第一中心小學

4234

已報計劃,今年招聘

7

分宜縣

分宜縣第三中學

3960

8

分宜縣

分宜縣第二中學

3822

已報計劃,今年招聘

9

分宜縣

分宜縣第四中心小學

1684

10

分宜縣

分宜縣雙林鎮中心學校

1440

11

分宜縣

分宜縣分宜鎮中心學校

1050

12

分宜縣

分宜縣楊橋鎮中心學校

824

13

分宜縣

分宜縣鳳陽中心學校

529

人數未超過800

14

分宜縣

分宜縣洋江鎮中心學校

454

人數未超過800

15

分宜縣

分宜縣操場鄉中心學校

438

人數未超過800

16

分宜縣

分宜縣高嵐鄉中心學校

399

人數未超過800

17

分宜縣

分宜縣分宜鎮大臺小學

366

人數未超過800

18

分宜縣

分宜縣洞村中心學校

358

人數未超過800

19

分宜縣

分宜群英文武學校

325

人數未超過800

20

分宜縣

分宜縣松山中心學校

199

人數未超過800

21

分宜縣

分宜縣湖澤鎮中心學校

186

人數未超過800

22

分宜縣

分宜縣新祉中心學校

102

人數未超過800

1

渝水區

新余市渝水第六小學

4005

2

渝水區

新余市渝水一中

3805

3

渝水區

新余市渝水第四小學

3039

4

渝水區

新余市渝水第七小學

2588

5

渝水區

渝水區羅坊中學

2154

6

渝水區

新余市渝水第三小學

2105

7

渝水區

新余市渝水第八小學

2075

8

渝水區

渝水區仙來學校

1638

9

渝水區

新余市渝水第三中學

1585

10

渝水區

新余市渝水第一小學

1522

11

渝水區

新余市渝水第二小學

1436

12

渝水區

渝水區羅坊鎮希望小學

1221

13

渝水區

新余市渝水第五小學

938

14

渝水區

渝水區水北中學

937

15

渝水區

新余市渝水區百樹外國語北湖學校

847

16

渝水區

渝水區下村中學

837

17

渝水區

渝水區珠珊中學

739

人數未超過800

18

渝水區

渝水區姚圩中學

604

人數未超過800

19

渝水區

渝水區南安中學

580

人數未超過800

20

渝水區

渝水區良山中學

565

人數未超過800

21

渝水區

渝水區良山鎮第一小學

533

人數未超過800

22

渝水區

渝水區珠珊鎮中心小學

527

人數未超過800

23

渝水區

渝水區界水中學

509

人數未超過800

24

渝水區

渝水區姚圩鎮姚圩小學

480

人數未超過800

25

渝水區

渝水區下村鎮花鼓山小學

385

人數未超過800

26

渝水區

渝水區新溪中學

372

人數未超過800

27

渝水區

渝水區鵠山中學

371

人數未超過800

28

渝水區

渝水區人和中學

354

人數未超過800

29

渝水區

新余市第十三中學

323

人數未超過800

30

渝水區

渝水區新溪鄉中心小學

304

人數未超過800

31

渝水區

渝水區毛家小學

245

人數未超過800

32

渝水區

渝水區北崗中學

225

人數未超過800

33

渝水區

渝水區羅坊鎮蔣國珍小學

195

人數未超過800

34

渝水區

渝水區下村鎮杭橋小學

169

人數未超過800

35

渝水區

渝水區良山鎮第二小學

167

人數未超過800

36

渝水區

渝水區人和鄉人和小學

116

人數未超過800

37

渝水區

渝水區燕子山小學

111

人數未超過800

1

仙女湖區

新余市仙女湖區北京師范大學新余附屬學校

4375

2

仙女湖區

新余市仙女湖風景名勝區第一小學

900

3

仙女湖區

新余市仙女湖區河下鎮中心小學

697

人數未超過800

4

仙女湖區

新余市仙女湖區觀巢學校

588

人數未超過800

5

仙女湖區

新余市仙女湖區歐里中學

394

人數未超過800

6

仙女湖區

新余市仙女湖區九龍山中心小學

308

人數未超過800

7

仙女湖區

新余市仙女湖風景名勝區第三小學

128

人數未超過800

1

高新區

新余市高新區第一小學

4309

2

高新區

新余市高新區第四小學

3769

3

高新區

新余市高新區第三小學

3010

4

高新區

新余市高新區第二小學

2441

5

高新區

新余市第十六中學

2399

6

高新區

新余高新區水西鎮逸夫小學

1596

7

高新區

新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中學

1181

8

高新區

新余市高新區馬洪中學

239

人數未超過800

9

高新區

新余高新區白水塘小學

149

人數未超過800


分享到:
網站無障礙 關懷版 a级无码午夜福利视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