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決策公開 > 重大決策預公開 > 意見征集

新余市商務局關于征求《新余市促進商貿消費提質擴容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訪問量:


新余市商務局關于征求《新余市促進商貿消費提質擴容

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管委會)、市直相關部門:

為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促進消費持續發展系列決策部署,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加快推動商貿消費提質擴容,助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按照省、市相關工作要求,我局代市政府起草了《新余市促進商貿消費提質擴容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征求意見稿)》,現請各縣區、市直相關部門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修改意見,并于7月13日前加蓋單位公章反饋至市商務局收發文員,無意見也請反饋。

聯系人:李花

聯系電話:13979061631

附件:新余市促進商貿消費提質擴容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征求意見稿)

(此頁無正文)

                            新余市商務局

                        202277


新余市促進商貿消費提質擴容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

(征求意見稿)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江西省委、省政府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決策部署,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推動我市商貿消費提質擴容,助推全市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現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市黨代會精神,立足發展新階段,按照“穩住、進好、調優”原則,聚焦“作示范、勇爭先”要求,緊盯促進商貿消費加快升級目標,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進一步完善消費市場、豐富消費業態、提升消費品質、刺激消費需求,推動全市商貿消費高質量發展,切實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為實現“愛我工小美、五年更輝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主要目標

力爭通過3年努力,推動我市建設贛西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影響力得到明顯增強。到2024年,力爭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56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網絡零售額超100億元,年均增長12%以上;餐飲業規模超55億元,年均增長12%以上;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達到610家以上,年均凈增100家以上。

二、重點任務

實施“十二大提升”,進一步完善商貿消費市場、豐富商貿消費業態、提升商貿消費品質、刺激商貿消費需求,加快推進全市商貿消費提質擴容。

(一)推進核心商圈品質提升。加快現有商業特色街區、消費集聚區改造提升,科學規劃商業網點,圍繞主城區重點商圈,推動業態升級,支持提升恒太城購物中心、步步高地王廣場、暨陽上億廣場等商業綜合體軟硬件設施,加快綠色商場品牌建設,力爭到2024年恒太城實現年客流量1300萬人次、年銷售額達10億元。豐富消費業態、完善服務功能,加大對現有贛西民俗風情街、老上海風情街、仙女湖七夕老街等重點商業街區改造提升力度,支持贛西民俗風情街打造省級商業示范街區,鼓勵各縣(區)積極申報創建示范商業街區。在符合公共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簡化促消費活動審批手續,支持商業街區開展戶外營銷,營造規范有序、豐富多彩的商業氛圍。積極發展社區商業,完善社區便利店布點,加快建設便利居民生活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文廣新旅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二)推進商貿市場主體提升。支持一批成長性好的個體商戶“小升限、個轉企”,加快壯大我市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規模。2024年,推動全市新增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300家以上,力爭實現年銷售額10億元以上的商貿流通企業6家以上、年銷售額超50億元的商貿流通企業1家以上,力爭實現網絡零售額1000萬元以上的電子商務企業15家以上。強化商貿領域招商引資,重點引進國內外大型商貿企業在我市設立地區總部、采購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連鎖便利門店,到2024年新引進投資10億元以上商貿流通項目3個以上。(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三)推進城鄉市場體系提升。深入實施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行動,從2022年開始,按30%、60%、90%、100%完成率推進,確保到2025年,全市具備條件的地區,基本實現縣城有綜合商貿服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鄉鎮有商貿中心、村村通快遞,形成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的農村商業體系發展格局。(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郵政管理局、市供銷社,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四)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提升。發展本土電商,持續推進贛品網上行活動,通過電商展銷、網紅直播、網絡促銷等模式,做大做強本土電商平臺,培育龍頭企業。招引品牌電商,依托京東(新余)數字產業園,深化合作,加快京東5G智慧物流項目建設,把電商產業納入招商重點,吸引更多頭部企業來余深耕發展。帶動實體電商,促進垂直領域專業電商發展,支持商貿實體企業利用電商平臺開展線上帶貨直播,拓寬實體企業產品銷售渠道。到2024年,力爭建設省級電商示范基地2個以上,省級電商示范企業10家以上。責任部門: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五)推進商旅文融合發展提升。全力推進仙女湖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創建。引入市場化運營好江口電廠藝術區和羽仙小鎮,推進仙女湖愛情島改造提升和冰雪世界項目落地,大力推動與文和友、中旅集團等國內文旅龍頭企業合作,依托新鋼公司、工業園區打造工業旅游新亮點。高質量打造環城路紅色、古色、綠色文化旅游帶,發展康養、研學等旅游新業態,豐富沉浸式、體驗式“全鏈條”旅游產品。加快推進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建設,提升改造百丈峰森林公園、下保新農村景區景點,加快發展仙女湖環湖馬拉松等體育健身、競賽消費業態,建設示范健身步道和國家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高質量辦好七夕文化老街、“七夕文化旅游節”,加快仙女湖寬心小鎮、河下商貿特色鎮等消費設施升級,持續打造商文旅消費品牌。2024年,力爭推薦10家以上市場認可度高、產業(企業)規模和發展態勢好的消費品牌參與江西消費品牌評選活動。(責任單位:市文廣新旅局、市商務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六)推進優質消費供給提升。加快發展“四首經濟”,引進知名商業連鎖品牌,力爭到2024年引進知名零售品牌門店1家以上,新增知名便利店品牌門店10家以上。加強本土品牌培育,推動老字號振興發展,培育“新余老字號”企業20家以上,“江西老字號”企業3家以上,推動“中華老字號”企業實現零突破。發揮進博會、消博會和口岸功能平臺作用,積極擴大中高端消費品和服務進口。引導外貿企業精準對接市場需求,生產同線、同標、同質的優質消費品,培育內貿自主品牌,拓展內貿市場。提升家庭服務業公共平臺功能,打造家政服務精品,培育社區養老服務示范點,鼓勵建設休閑康養小鎮,打造健康養老服務品牌。(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民政局、市文廣新旅局、市體育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七)推進特色展會品牌提升。提升專業展館承展能力,推動加快建設新余國際會展中心。重點培育打造江西國際麻紡博覽會、南方農業(工程)機械展銷會、仙女湖車展等會展品牌,提升國際化邀商招展水平,吸引全國相應行業客商到我市參會參展,提高我市知名度、吸引力。大力整合會展資源,創新舉辦各類消費類會展項目,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等模式,鼓勵全國各地各種商協會、行業組織,圍繞我市產業發展情況和消費熱點,開展全領域全行業展銷、展會活動,在全市形成“季季有博覽、月月有展銷”的會展格局。鼓勵我市特色食品及特色農副產品參加全國糖酒會、綠博會等各類展會,拓寬產品銷售渠道。(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工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八)推進“渝鈐菜”知名度提升。貫徹落實好《江西省打造贛菜品牌三年行動計劃》,宣傳推廣“十大贛菜”“十大名小吃”。做大做強仙女湖有機魚品牌,提高仙女湖全魚宴、新余十八碗、新余“十道名菜”和“十個名點”等本地特色菜系知名度。鼓勵各地、餐飲行業協會和企業舉辦名菜名店評選、技能大賽、美食節、小吃節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支持限上餐飲、住宿業企業連鎖化、規?;洜I,特色化、品牌化發展。(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文廣新旅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九)推進商貿物流服務水平提升。積極爭創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加快推進贛西物流樞紐等“一樞紐、三園區、多中心”為主體的物流節點設施建設,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物流運行體系。優化商貿物流網絡布局,進一步完善城鄉高效配送網絡,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健全綠色物流體系,推動業態模式創新,提升商貿物流的標準化、智慧化、綠色化水平。力爭到2024年,培育省級重點商貿物流園區1家、重點商貿物流企業8家以上。補齊物流短板,優化綜合物流運輸。持續穩定新余至寧波舟山港鐵海聯運班列運行,采取“公鐵中轉”、“鐵鐵中轉”等方式組織新宜吉進出口企業貨源向“四大門戶”集疏,推動寧波港鈴與物流新余公司做好新余鐵海聯運平臺運行服務。力爭到2024年實現鐵海聯運集裝箱達10000標箱。(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新余海關、市郵政管理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十)推進消費促進平臺提升。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縣聯動方式,緊盯重要消費時段和重點消費領域,持續組織開展消費促進月、迎春消費季、盛夏醉美消費季、金秋消費季、五一、十一黃金周等系列主題促銷活動,鼓勵舉辦各類商場超市購物嘉年華、歡樂購等企業讓利促銷活動,提高節假日消費“熱度”,聚集消費人氣,持續做旺應季消費,做熱消費氛圍。發揮政府消費券引導作用,構建市縣聯動、政企互動、線上線下融合的消費促進新格局。搭建大型消費促進活動平臺,每年舉辦6次以上市政府主導的大型消費促進活動和6次以上縣(區)政府、管委會主導的地方主題消費促進活動。(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十一)推進夜間經濟消費體量提升。落實《新余市促進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完善發展夜間經濟配套措施,培育夜經濟示范街區,發展夜經濟網紅打卡點,鼓勵夜消費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夜間特色餐飲消費。推動贛西民俗風情街、老上海風情街、分宜螺螄小鎮、仙女湖七夕老街等特色商業街區和夜間經濟消費街區建設。積極延展消費時空,豐富消費內容,依托特色商業街區舉辦夜間促消費活動,激活夜間消費市場。推動相關部門加快完善夜間交通、安全、環境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間消費便利度和活躍度。(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城管局、市文廣新旅局、市體育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交通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十二)推進新型消費模式提升。加快旅游、教育、醫療、家政、體育等場景的數字化升級,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促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普及應用。積極開展“互聯網+旅游”創新試點,建好智慧旅游平臺,品質化智慧化推動數字文旅發展。鼓勵“互聯網+教育”發展,加強余教云等平臺在線教育課程和數字教育資源的有效供給,支持新型教育培訓發展壯大。探索推進互聯網醫療預約分診制試點,發展遠程輔助診療監測等在線醫療,拓展醫保在線支付覆蓋面。鼓勵推行網上家政、“互聯網+家政”等新模式,擴大家政服務消費。支持發展“互聯網+體育”和智慧體育,鼓勵大型體育場館改造升級,打造體育服務綜合體。推進頭部互聯網企業在余落地區域新型線上線下結合性體驗中心(旗艦店)。(責任單位:市大數據中心、市商務局、市文廣新旅局、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市醫保局、市民政局、市體育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全市促進商貿消費提質擴容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負責日常推進、督查、評估工作。市直各有關部門和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要對照目標任務,明確職責,細化工作方案,落實配套政策,推動工作落實。對工作落實不力、進展緩慢的地方和單位予以通報、約談。(責任單位:市促進商貿消費提質擴容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二)強化政策支持。統籌用好中央、省級和市級相關財政資金,各縣區相應設立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培育新增限額以上企業、促進消費品牌建設、完善城鄉商業體系、發展消費新業態、舉辦消費促進主題活動、發放消費券、推進老街改造等。金融機構要創新消費信貸產品和服務,加強對商貿流通企業融資支持,積極為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商貿流通企業提供流動資金貸款等金融服務。加大房租、耗能、用地等方面支持,簡化審批手續,落實好國家有關稅收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政府金融辦、市稅務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資源局,各金融機構,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三)營造良好氛圍。完善舉報投訴服務體系,暢通維權渠道,推動跨部門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宣傳、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等違法行為,及時維護商貿企業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清理各類非必要檢查,強化激勵引導,加強政策解讀宣傳,推廣典型經驗做法,營造促進商貿消費提質擴容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分享到:
網站無障礙 關懷版 a级无码午夜福利视频区